各学院:
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主要依据。为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内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学校决定开展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建立专班。各学院成立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专班,学院书记和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专业负责人、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骨干教师、行业产业或科研院所专家任组员,细化工作任务,共同完成培养方案制订。工作专班成立以学院发文形式向教务处报备。
2.广泛调研,科学制定。各学院要深入调研专业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契合情况,调研相关高校先进经验,使得培养目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定位、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
3.加强沟通,规范修订。各学院要严格按照修订流程,在落实国家专业建设标准前提下,结合学校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加强和开课学院沟通,明确课程归属、课程前后的衔接课程、课时和上课时间安排;广泛听取在校生和毕业生意见,做好学年学期的课程分布安排等。
二、主要内容
1.目标与定位。了解专业在国内外专业领域内所处的位次,明确建设定位。每个专业应至少调研3所省内外相近层次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深入分析研究其最新版本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学校工海特色,进一步完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体系建设。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综合考虑拟参加的专业认证建设标准和专业定位,其中学术型专业要确实做到培养方案强化理论基础、突出科教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情况。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反向设计课程体系,有效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杜绝因人设课。
3.聚焦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各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核心知识领域的内容组合成核心课程,将这些核心课程根据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编排,并适当增加本校研究或学术前沿特色内容,统筹开展项目式教学试点。
三、工作进程安排
时间节点 (截止时间) |
事项 |
工作安排 |
3月25日——4月16日 |
学院开展专业调研 |
1. 各专业调研不少于3所省内外相近层次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2. 各专业开展深入、广泛、有效的调研,包括针对本校师生的内部调研以及针对用人单位、校友、行业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外部调研。 |
4月17日——5月09日 |
学院开展2024版人才培育方案修制定 |
1. 各专业形成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2. 学院组织专家论证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专家组中应有不少于3名行业专家。 3. 提交教务处(5月9日)。 |
5月10日——5月30日 |
学校组织论证会议,各专业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定稿 |
1.教务处审核后,提请校学术委员会对 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评审; 2.学院根据反馈意见再次修订提交。 |
6月01日——6月20日 |
按照流程审批定稿 |
培养方案定稿 |
四、相关说明
(一)提交材料
1.集美大学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报告
2.集美大学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评审表(校内)
3.集美大学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评审表(校外)
4.2024版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纸质及电子文档
(二)提交时间
请各学院于5月9日报送修订报告,评审表和培养方案初稿,5月30日报送培养方案定稿。
联系人:蔡老师(尚大楼1306室,电话:6181679;邮箱:jwcjyk@jmu.edu.cn)
附件: 1.集美大学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报告
2.集美大学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评审表(校内)
3.集美大学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评审表(校外)
集美大学教务处
2024年3月22日